跳至正文

研究结果 | 何种因素影响跨儿的身份认同过程

©️unsplash

 

身份认同影响着一个人如何识别自我,如何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而性别是知觉自我意识和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生命中具有重大的心理社会影响。

对于顺性别者而言,知觉自己是一名男性/女性似乎是生来就拥有的天赋;然而对于跨性别者,如何识别自我的性别身份,往往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自我探索,其中,在二元性别的社会主流框架下,跨儿更容易遭受社会歧视和骚扰,加之持续的性别认同与身体的不匹配感,这些问题让跨儿更有可能形成消极的自我认知,影响生活质量。

 

为了了解哪些因素影响跨儿身份认同的过程,跨儿心理小组于2020年开展了中国跨性别者/非性别常规者身份认同调查研究,共回收问卷605份,其中有效问卷530份。研究论文已通过心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正在向学术期刊投稿。

研究结果如下

人生活在社会,不可避免地潜移默化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性别是个体基本的自我认同,有关性别的规范遍布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跨儿感觉到身边人因自己的性别身份而不适/别人因为自己是跨性别者而感到难过/因跨性别者的身份而受到别人的不礼貌对待、被认为有精神问题、遭遇不尊重行为、取笑……时,所有这些对于歧视的负面感知会被内化,个体知觉到自己的性别身份不被ta人认可,甚至觉得是低人一等的,进而对自尊心形成负面影响,阻碍身份认同的进展,甚至耻于表达自己的性别身份。

跨儿社群内部也存在着差异。研究发现,跨性别女性的身份认同水平在亚群体中最低。同样地,跨性别女性相对于其他亚群体报告了更高水平的歧视知觉和内化跨性别嫌恶、更低水平的自尊。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父权制社会,在二元性别和父权制文化里,男性表现出女性气质是一种失去特权的行为,会遭遇更多社会歧视和社会污名,而女性表达出男性气质则更容易被接受。

从这个角度看,相比起跨性别男性,跨性别女性在发展身份认同的过程中,会面临失去原有的性别特权、更多的社会污名,进而产生更高的内化跨性别嫌恶,对身份认同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也注意到了激素使用和性别肯定手术对跨儿身份认同历程的积极影响。激素或性别肯定手术能帮助跨性别者进行社会过渡,接受自己的性别认同,获得性别的一致感。

 

研究倡导

在校园环境中关注跨性别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和所处校园环境。跨性别群体普遍感知到强烈而持久的歧视与耻辱感,特别在青少年跨性别者在校园环境中可能会遭遇校园欺凌。

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和性心理的发展可能让青少年跨性别者陷入到更深的身份混淆之中。心理老师可开展相应的多元性别教育帮助青少年跨性别者减轻内化跨性别嫌恶、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出现。

与跨性别者工作时,心理工作者应当提升多元性别胜任力,帮助跨性别个案解构性别文化。

在实务工作领域,建议心理工作者觉察自身关于性别和性、性别刻板印象和跨性别身份的个人信念,这些觉察可能包括探索自己的性别认同,以及自己的性别特权等相关的性别经历。

心理工作者帮助跨性别个案解构性别文化时,跨性别者可以了解到社会文化如何影响自己的身份认同,这本身是一个内在赋能的过程。

作者|张绮琳

高校心理工作者、性别友善咨询师

 

跨儿心理小组需要您的支持!您可以通过赞赏二维码或打赏按钮资助我们,所有收入将用于跨儿心理公益。

编辑:欢喜

校对:四爷

排版:阿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