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咨询手册第11篇 | 面向跨儿的家庭治疗

面向跨儿的家庭治疗原则

01

1、关系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坩埚(crucible)。

一个家庭带着自己的家庭结构、规范与痛苦前来,咨询师需要提供一个承载环境——坩埚(crucible),承载高温的容器来支持,如此才能因为信任治疗关系而改变。由于家庭成员相互依赖,家庭关系中单一成员或任何的改变,都会影响其ta同在系统的成员。

2、关系历程或关系动力比事件内容更重要。

事件如何发生,比发生什么事件更加重要。探索关系动力,意味着觉察家庭成员间复杂且隐而未显的互动关系。探索关系动力很艰难,必须在一个所有成员都感到被尊重被支持的环境中进行。

3、拥抱多元,能促进个人及关系成长与发展。

关系会因面临不同的经验、信念、价值观与想法而受到考验,但个人也会因此得以成长。

面向跨儿的家庭治疗

02

第一阶段:建造避风港。

建造一个远离有害环境的庇护所可以增进疗愈(Bloom,1997)。对于跨儿来说,避风港是一种滋养多元性别与性倾向观点的态度。咨询师应具有尊重多元与异己的态度,既尊重并滋养每个人对正常的定义,接受个案所有的想法与感受,认可所有不伤害自己或ta人的行为(Compton, 1998)。在避风港中,家庭成员可以免受社会信息的束缚与限制,自在地认识彼此。

 

1、兼具同理(empathetic)与刺激(stimulation)的回应

前来寻求家庭治疗的家庭通常是处在危机状态中。在危机状态中人会变得不知所措,容易激动。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咨询师需要为家庭成员的内在状态提供外在调节,即同理,除同理外,咨询师可以协助刺激成员可能从未探索过的自我。

当家庭成员在具有治疗性的环境里看见孩子时,就更有能力在家庭中建立避风港。治疗介入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家庭建造一个提供保护的环境,借由在治疗中互动,家庭成员沉浸在保护性环境中,而咨询师也与家庭成员讨论如何将这样的互动模式带会家里。

 

2、解构性别文化,觉察性别羞愧感

当自我与社会性别文化相冲突时,会启动性别羞愧感,知道某些冲动、感受与存在的方式是无法被世人接受的,也因此推论出自己是不被接受的,并且为此感到羞愧。小时候,孩子通过观察亲近的人对某些事件的反应,来建构出这些事件的意义。因此跨儿内化了外界教导方式,并认为这是唯一的事实。在恐跨文化里,跨儿学习到自己的表现方式是错误的,并且为此感到羞愧。ta们不知道这是文化的重重束缚,只知道ta们是错的。觉察的历程帮助羞愧感发声,并解构内化的信息。

通过挑战与性别有关的文化意义,跨儿开始营造其它诠释的方式。

对于有创伤经验的个案,ta们陷入了关系困境中——如果不去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就无法与家人产生连结;但如果说出真正的感受和想法,又不会被接纳甚至被远离。因此保持沉默或者叛逆是跨儿与家人维持关系的两种方式。作为咨询师,我们必须引导家庭成员看见自己,也看见彼此,当ta们学会如何见证彼此那些未被说出、未得到倾听、未被看到和感受到的想法时,往往能学到表达关爱的方式。

第二阶段:艰难对话

艰难对话是一种改变关系动力的对话(Breunlin,1998)。在害怕被遗弃的想法下,很难要求家庭成员自发地开启对话,分享最私密的想法。

在一个高度接纳和安全的环境下,咨询师鼓励家庭成员坦诚对话,消解误解、谎言、未表达的想法与破坏性互动,积累与过去不同的经验,小心翼翼增加自我袒露的强度。同时,艰难对话也会伴随紧张、反复不定、难过、愤怒、离开和重返。艰难对话往往是改变的起点。需要注意的是,艰难对话应当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有时候必须与跨儿一同寻求有帮助性的家庭成员,帮助ta们成长。

(图片来源:image.baidu.com/)

1、艰难对话与接纳度

艰难对话用来探索每个人心中没有被探究的想法与感受,有时候会发掘出无法接受性别少数身份认同的信念。

家庭成员是否接纳孩子的跨儿身份,并不是二元的接纳与否,而是一个动态的光谱。有些家庭成员可能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接纳,也有些人选择不再提及此事,也有些人起初无法接纳孩子但会逐渐改变态度。例如,一位父亲在参与家庭治疗初期,对于孩子揭露性别认同十分震怒,后来表示愿意接纳,但要求孩子“在他面前不要太招摇”。

然而,也有些家庭完全无法接纳孩子的性别身份,并且视之为疾病。这种情况并不代表家庭治疗失败了,也不表示跨儿无法跟家人继续维持关系。只是在这种情况下,跨儿需要学习隐藏部分自我,或者向家庭妥协(例如,不在家里谈这个话题)来维持关系。此时跨儿可以不必去担心受怕地猜测家人的想法,能够更了解家人的接受度,并且在咨询室的引导下,学习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依然与家人维持好关系。

 思考:如果家庭成员向你提出希望扭转治疗该怎么办?

有些家庭可能会要求扭转治疗。当这个议题出现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应当探寻背后的想法。有些情况下,家庭成员提出扭转治疗只是想知道有没有其它选择,或者想知道扭转治疗是否有效,有些人是想要在接纳之前试一试,当然也有些人是完全无法接纳。咨询师可以向家庭成员提供“扭转治疗不可行并且有害”的信息。

2、艰难对话与关系动力

因为家庭成员的相互依赖,使很多人难以冒险跟家人分享,ta们会害怕分享的信息可能会引发激烈回应,甚至使关系无法维系。如果讨论太过激烈,家庭成员会担心有人要负气出走,而产生被遗弃的恐惧。

有时候关系动力是造成误解的催化剂。孩子在与家人互动中长大,在外面遭到朋友拒绝时可以交新的朋友,但如果被妈妈拒绝,代价会十分高昂。所以很多跨儿会先选择与朋友出柜,ta可以承受朋友的拒绝,却无法承受重要照顾者的拒绝。因为在ta的观点中,对家人坦诚可能意味着失去爱、安全与生活。

3、营造艰难对话的坩埚

凯根(1982)提出的自然疗愈原则——认可、反驳、继续维持关系。

1)认可

有些跨儿曾经向家庭成员谈论过痛苦的经历,但父母之后变得非常暴躁和担心,试着为孩子提供各种解决方法,却让孩子更加孤单绝望,孩子会觉得自己的痛苦和性别身份是不被接受的。所以,要让孩子同意参与治疗,咨询师应当认可跨儿的情绪和经历,不着急找到解决办法,仅仅承接ta所叙述的事实,并且相信个案有能力面对。被了解的经验可以带给个案越来越多的力量。

2)反驳。

咨询师要具备一种能够反驳案主,却不使案主疏离的能力。

反驳是一段设定界限的历程。咨询师对某些行为提出反驳,是为了营造一个人们可以尝试改变的环境。

3)持续维系关系

不论家庭成员出现什么争执,咨询师都要营造出一个保持稳定的环境。让案主感觉到,咨询师能够承接呈现的所有议题,不论事情多么糟糕,咨询师都保持沉着与稳定,案主可以依靠咨询师,并持续抱持事情会好转的希望。

重要的是,家庭成员知道咨询师会鼓励ta们改变,但不会改变得过于剧烈,以免家庭成员离开或者无法继续维系关系。这意味着咨询师对关系动力具备足够的敏感度,了解在何时、如何挑战人们进行改变,又该在何时缓和此历程,让家庭关系得以维系。

(图片来源:image.baidu.com/)

第三阶段:滋养跨儿特质

为了让跨儿能持续得到家人支持,咨询师不仅协助家人付出包容与接纳,更要帮助家庭成员努力朝向滋养孩子发展的方向前进,开拓家庭的多元文化观。

这一阶段在个别会谈和关系会谈中进行。在个别会谈中与跨儿单独会面,谈论ta们因家长在场而无法开启的话题,协助ta们探索性别认同,通过肯定性的态度持续为跨儿营造避风港。关系会谈一般要求两个家庭成员参与,让ta们可以坦率说出彼此的担忧,不用顾虑其ta家庭成员。

同时,在这一阶段,也面临着着小家庭如何向大家庭出柜的任务。核心家庭成员共同讨论如何告知不同的亲戚。

本文参考值自:

Stone Fish, L., & Harvey, R. G.(2005). Nurturing queer youth: Family therapy transformed. WWNorton & Co.

END

撰稿:  7 0

编辑:欢喜

排版:四爷

校对:四爷